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加强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质量控制
时间:2019-04-12 08:49:35  点击:

超声心动图检查简单直观、无创安全、价格低廉,已经成为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最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为了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我们必须重视质量控制。

一、超声心动图室设置与设备的质量控制

超声心动图室必须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人员考核、报告签发、业务学习、病例随访、影像资料管理、清洁消毒及事故登记等制度,设有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控制人员。超声心动图室还须配备一定的急救药品,有紧急情况的抢救预案。

超声检查原则上应1室1张检查床,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检查室的面积(以1室1机计算)应> 20m2。超声心动检查仪应至少具备M型、二维、脉冲波多普勒、连续波多普勒和彩色血流多普勒模式,有相应的定量分析软件,才能比较可靠地检测、诊断或评价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及功能。超声心动检查仪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国外规定为7年。国内虽然不能如此一刀切,但也不宜过长,建议根据实际使用时间,将超声心动仪的有效使用期限定为8~10年。

二、超声心动图室工作人员及其专业能力的质量控制

超声检查的最小团队需有检查者、记录者和辅助人员,即1机3人组合。多台超声心动仪同时开放检查时,可改为1机2人组合,另设必要的辅助人员。有一定规模的超声心动图室(科),由室主任全面负责医、教、研及科室的管理工作,其他人员包括医师、技师和护士。

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操作者应为医师或技师,必须具有《大型医用设备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的上岗合格证。根据卫生部规定,只有经过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才能出具诊断性的超声报告,其他医技人员可出具数字、形态描述等客观描述性的检查报告。

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超声医师资质认证或“准入”制度。笔者认为,超声医师除必须持有执业证书和取得大型医用设备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的上岗证外,还应该在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或三级甲等医院的超声诊断科及心脏内科分别轮转实习或进修、接受足够的培训,从而既了解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又掌握超声原理、仪器操作规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表现。若拟开展经食管超声、负荷超声或血管内超声等特殊检查,另需接受专门的培训。

超声室技师应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接受过正规培训,熟悉超声诊断并熟练掌握操作手法。技师除负责设备维护工作外,可上机检查、操作,可描述形态、特征及测定数据,出具描述性的检查报告。但正式的诊断报告须经超声医师同意加签后方可发出。超声室护士应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从事超声诊断的辅助工作,亦参加维护秩序、安排病员就诊、清洁消毒、实施抢救预案等工作。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质量控制

掌握检查适应证是对心血管影像诊断技术实施质量控制的第一要素。此外,超声心动图检查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不能匆忙,以避免漏诊。根据上海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的初步调查,本市医院中一个普通患者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时间平均约为15 min,彩超检查还需增加3~5 min。据此我们建议,1台超声心动仪的每天(8小时)检查患者例数,上限为20~30例。

一次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至少应该在以下切面观中进行观察:胸骨旁左室长轴观、大血管根部短轴观、二尖瓣水平短轴观、乳头肌水平短轴观、心尖四腔观、心尖五腔观、心尖两腔观和心尖长轴观,需要时增加其他切面观,包括在剑突下和胸骨上凹进行探查。在每一个切面观中,应依次启动各种超声模式,仔细观察和评价心脏结构、功能以及血流状态。超声心动图诊断疾病主要靠“看图说话”,图像不清楚时需仔细调节增益等各种条件,并从不同部位探查;图像仍不清楚时切忌凭推测进行诊断。

作为每例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彩色血流多普勒检查的最低要求是在至少一个切面观中观察肺动脉瓣,在至少两个切面观中观察其他心脏瓣膜。多普勒定量检查的最低要求是:①用脉冲波多普勒在心尖四腔观中记录二尖瓣血流频谱(观察E峰和A峰速度),②用连续波多普勒在心尖五腔观中记录跨主动脉瓣血流频谱(测量峰值速度),③在彩色血流多普勒显示三尖瓣反流时用连续波多普勒记录跨三尖瓣血流频谱并测量峰值速度。

超声报告也应标准化。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报告由三部分组成:①测值,包括心腔内径、室壁厚度和某些多普勒常用数据等。②描述部分,包括心腔大小、瓣膜状态、心室功能和血流分布等。③结论,应简单明确,重点是回答与申请超声检查相关的诊断问题。

二级医院及部分基层医院也陆续开展这一工作,临床诊断对超声检查结果的依赖程度增加。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必须保证超声检查质量、加强对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质量控制。实施质量控制有利于患者,也有助于保护超声医师的权益,我们为什么不乐而为之呢!